清末留學德國的人(清末留學德國的人是誰)

2023-04-24 20:41    來源:網絡        閱讀量:0

文章目錄列表:

晚清時期的官員為什么爭相出國留學,他們究竟有什么目的?

1793年,自恃天朝上國的乾隆皇帝,斷然拒絕了前來請求通商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,繼續執行閉關鎖國。直到鴉片戰爭,英國人的艦炮轟開了清帝國大門,腐朽的清王朝對外戰爭屢戰屢敗、一次次割地賠款,從天朝上國墜落為列強持刀待宰的獵物。即使是弱國,也要與列強進行正常的交往來維護國家利益,清王朝遂決定向國外派出外交使節。

不料,聽聞這個消息的清朝官員們大都紛紛逃避,唯恐避之不及而被抓了壯丁。究其原因還是天朝上國的老觀念,認為除了大清國,其他國家都是“蠻夷之地”。尤其是西方列強,中國歷史上,在此之前還沒有外交官跑到那么遠的地方,路途遙遠,跋山涉水,萬一客死他鄉豈不哀哉!

但大勢所趨,總得有人去做。于是在乾隆皇帝拒絕英國通商83年后,1876年郭嵩燾率隨員三十人出使英國,出任首任駐英公使。英國的教育和先進的科學給郭嵩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主張中國應研究學習,郭嵩燾以清廉著稱,在任駐英公使期間不卑不亢,分寸適度,給所在國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

通過與國外的往來,清朝的這些官員們發現,原來國外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蠻夷之地,反而比大清朝活得還要滋潤,在海外生活的待遇和福利也是國內所不能比的,而且出洋歸來的官員,按照慣例會得到擢升。于是在1890年左右,出洋之風日盛。李鴻章曾寫信給外交家洪鈞,直言“薦條仍多至不可收拾”。每向國外派遣一使節,就有數百人請求追隨,真是趨之若鶩。

這些出洋的官員,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后,思想大變,其開放程度就算放到現在也令人瞠目結舌。王承傳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代表人物。

王承傳(1874-?),字欽堯,安徽桐城人。1891年,畢業于天津武備學堂第一期幼童班,捐監生,任天津騎兵學堂德文教習。1901年~1907年以隨員身份留任國外,曾以一等秘書身份代辦德國、荷蘭、丹麥使館事務,精通德語,活躍在國外20多年。他在日記中記錄了國外的所見所聞,除了記錄日常公務,其海外生活用放浪形骸來形容都不為過。

武俠小說里有個楚留香,風流倜儻,迷倒女人一片。但他如果碰到王承傳,就會乖乖把香帥的頭銜讓給王承傳。

在國外期間,王承傳好風月,迷戀邂逅搭訕。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了與之交往的西方女性竟然有30多位,而且交往頻率高,尺度大,約這些女性聚會往往少則三五天一聚,多則一兩天一聚,可謂情場高手。

也許有人會說人家是外交官嘛,正常的外交工作而已。但其實他在外交工作中認識的女性極少,日記中這30多個西方女性多數時候是在酒館、舞廳里認識的女郎。他和這些女郎一般是單獨聚會,很少有男性友人陪同,喝酒、晚餐、看戲、聊天玩得不亦樂乎,經常會持續到次日凌晨還流連忘返。

他在日記中還將這些風花雪月的事記錄下來:

十二鐘起跳舞,余亦請同席女郎跳舞一周,寒暄刻許。乃不辭而別,因已深夜矣。(七月二十二日,1903年9月13日)

復邀二女郎往賣登茶樓小飲,送觀察歸寓。余與一女郎復談良久。(正月二十日,1906年2月13日)

余約柏提女郎來陪,散后往鴿子廳大酒館晚宴。又至阿克底啞園觀跳舞時許。三鐘返署。(正月廿一日,1906年2月14日)

今午,奧京梅齋女郎寄贈伊之小照一紙,玉容如昨,令人相思難已。(正月廿二日,1906年2月15日)

在晚清積貧積弱,被洋人欺辱的年代,王承傳另辟蹊徑,踏上了一條“曲線救國,征服洋人”的道路。在公務活動間隙,王承傳在車廂里偶遇一美麗女郎,站著談了許久,直到這一妙齡女郎下車,兩人才依依不舍搖巾告別。

公務期間尚且如此,在獨自旅行時,王承傳更是挖空心思獵艷??恐骼牡抡Z、以及交際無障礙的英語、法語,王承傳頻頻與妙齡女郎搭訕,求得她們聯系方式,然后寫信、贈相片、送禮物,約其聊天跳舞,直到水到渠成、雙宿雙飛。

有意思的是,王承傳都將這些情事記錄在自己的日記中,而且毫不避諱。如這一段更是直描無顧及:“后同燕平偕二女郎夜游柏林,遂宿客寓,未歸”(七月廿五日,1905年8月25日)。

說是日記,其實是公文與自傳的雙重性質,王承傳不僅記錄了其外交公務,更多的是記錄了自己的海外生活的方方面面。王承傳這一代外交官,跟晚清第一批外交官員的行事風格迥然不同。第一批外交使節,如郭嵩燾、曾紀澤、薛福成赴國外履職,往往小心翼翼、生怕辱沒國格和道德。甚至自己帶的女眷也只能和西方女人見面,不允許與外國男人相見,即使不得不見,也絕不允許握手這樣的禮節。

而王承傳們的海外生活要豐富多彩的多。享受獵艷的過程是他們生活的主軸,外交工作仿佛成了副業,清朝官僚制度的腐敗和無能也延伸到了海外。海外使館的公使和使節們,偏安海外,干得最多只是傳遞信息這樣的例行公事。

公務不多,王承傳的日常生活卻安排得緊湊有趣。喝茶、聚餐、閑步、游園、看戲、跳舞占據了每天的大部分時間。如果每天是這樣的生活那也不算為過,誰讓人家是清閑衙門呢,可他們的奢靡生活偏偏超出了我們的想象。

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清朝官員,到了國外思想變化超出了國人的想象,令我們咂舌。王承傳獨自在奧地利旅行期間,竟然約使館隨員夜晚同赴妓院。還有一次回國途中,經今斯里蘭卡、日本和香港時,利用郵輪短暫??繒r間,王承傳等人不甘寂寞竟然又到當地妓院尋歡作樂,以至于得了花柳病。王在日記中自言下體不適,慌忙“買止癢藥數瓶”解憂。古時文人往往以吃花酒為雅事,這大概也是王承傳能毫不諱言,將自己的這些光榮情史記錄在日記上的原因。

晚清國力日益衰敗的同時,這些海外官員們卻醉生夢死般地沉迷于舞場和**。1906年1月,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敘,從英國倫敦抵柏林考察,王承傳負責接待。除了屈指可數的公務考察,主要的工作安排就是逛街購物、喝酒、跳舞和看戲。僅王在日記中就記錄兩人去舞場10次,柏林的“紅磨”舞場,是夜總會性質的***所,也是二人最喜歡去的地方。酒樓**,夜夜歌舞不休,數妓圍聚好不歡暢,二人有時折騰到凌晨5點方才罷休。

有這樣的駐外官員,清朝何愁不亡?對國家尚且如此,家庭也好不到哪里去。1917年9月,王的妻子劉婉卿生二胎時,因難產去世,這時王承傳偏偏沒在妻子身邊,竟然泡在酒店未歸。

當然除了記錄自己的海外艷事,王承傳也不是一點正事不干,他的《欽堯手記》,也比較客觀地保留了當時德國政治、外交、文化、教育以及社會生活的真實狀況。還提到了替清朝廷代購汽車,其中有慈禧太后乘車數輛,提到這些車輛制作精細,呈紫紅色,兩旁各有雙龍,內設椅數位等。王承傳也沒有完全醉倒在風花雪月里,其編譯了《大清會典》離婚篇和《聊齋志異》的德文版,也算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做了點貢獻!

作為贏弱清朝的外交官員,王承傳的《日記》自然也提到了清朝當時的內憂外困和無奈。如日俄戰爭,兩個強盜在中國土地上放肆爭斗。其中一段這他這樣寫道“閱報載:俄黑海歐德薩??诩岸頄|海黎堡??诰斜炞鱽y犯上。艦官被戕,民房被焚,商民驚愕異常,援兵尚未至成亂黨矣。近來,地球東西安靖土甚寥寥。俄日之役,關涉中國、朝鮮,又摩羅克之事,德、法、英、日(司巴尼亞)皆與,而瑞典、那威解盟之事,尚難安然了結,馬加國已影尤而效之。由是以觀,環球從茲無相安之日矣,可奈何!總之,首恨中、朝不能自強自立耳! ”

清朝備受列強欺凌,卻無力改變,對于國家命運,王承傳是痛苦和無奈的。但他身上缺少郭嵩燾等第一代清末外交官的家國情懷,公務人員貪戀沉迷于海外奢靡的生活,也是清朝氣數已盡,必然滅亡的縮影。

晚清以來的國學大師,列舉幾位

季羨林:學術大家
季羨林,1911年生于山東清平(今并入臨清市)。祖父季老苔,父季嗣廉,母趙氏,農民。叔季嗣誠。幼時隨馬景恭識字。6歲,到濟南,投奔叔父季嗣誠。入私塾讀書。 7歲后,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。10歲,開始學英文。12 歲,考入正誼中學,半年后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。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,并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。18歲,轉入省立濟南高中,國文老師是董秋芳,他又是翻譯家。"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,至今將近耄耋之年,仍然不能放下筆,全出于董老師之賜,我畢生難忘。" 1930年,考人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,專業方向德文。從師吳宓、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、英文、梵文,并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、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、俞平伯的唐宋詩詞、朱自清的陶淵明詩。與同學吳組緗、林庚、李長之結為好友,稱為"四劍客”。同學中還有***。喜歡"純詩",如法國魏爾蘭、馬拉梅。比利時維爾哈倫,以及六朝駢文,李義山、姜白石的作品。曾翻譯德萊塞、屠格涅夫的作品。大學期間,以成績優異,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。
1935年9月,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,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,為期兩年 。季羨林被錄取,隨即到德國。在柏林,和喬冠華同游。10月,抵哥廷根,結識留學生章用、田德望等。入哥廷根大學,"我夢想,我在哥廷根,......我能讀一點書,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。""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?!保ā读舻率辍罚?
1936年春,季羨林選擇了梵文。他認為"中國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。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,或能有所發明。"因此,"非讀梵文不行。""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于找到了,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,一直走到現在,而且還要走下去?!保ā读舻率辍罚?quot;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。"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,學梵文、巴利文。選英國語言學、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,并加學南斯拉夫文。季羨林師從"梵文講座"主持人、著名梵文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,成為他唯一的聽課者。一個學期 4O多堂課,學習了異常復雜的全部梵文文法。接著部分著作年輕時的季羨林 讀梵文原著,第5學期讀吐魯番出土的梵文佛經殘卷。第6學期準備博士論文:《〈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〉》。佛典《大事》厚厚3大冊,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,他爭分奪秒,致力于讀和寫,"開電燈以繼晷,恒兀兀以窮年"。
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,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、斯拉夫語言、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"優",獲得博士學位。因戰事方殷,歸國無路,只得留滯哥城。10月,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,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,在《哥廷根科學院院刊》發表多篇重要論文。"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,從那以后再沒有過了。""博士后"的歲月,正是***崩潰前夜,德國本土物質匱乏,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"在饑餓地獄中"掙扎,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。而作為海外游子,故園情深,尤覺"天涯地角有窮時,只有相思無盡處",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,"我悵望灰天,在淚光里,幻出母親的面影"。
1945年1O月,二戰終結不久,即匆匆束裝上道,經瑞土東歸,"宛如一場春夢,十年就飛過去了"。離開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,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,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,相見如夢。后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《重返哥廷根》。
1946年5月,抵達上海,旋赴南京,與李長之重逢,經李介紹,結識散文家梁實秋、詩人臧克家。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,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,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。秋,回到北平,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,被聘為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,在北大創建該系。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、印度學家金克木等。 解放后,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,從事系務、科研和翻譯工作。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《安娜·西格斯短篇小說集》(1955 年),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《沙恭達羅》(劇本,1956年)、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《五卷書》(1959年)、印度伽梨陀娑《優哩婆濕》(劇本,1962年)等,學術著作有《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》(1957年)、《印度簡史》(1957年)、《1857-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》(1985年)等。1956年2月,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。1954年、1959年、1964年當選為第二、三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。并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訪印度、緬甸、東德、前蘇聯、伊拉克、埃及、敘利亞等國家。"**"中受到"四人幫"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。1978年復出,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,并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、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。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。 1983年,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。1984年,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。1988年,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。并曾以學者身份先后出訪德國、日本、泰國。 70年代后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: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(1978年)、中國南亞學會會長(1979年)、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( 1980年)、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(1981年)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(1983年)、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(1983年)、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(1984年)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(1984年)、中國作家學會理事(1985 年)、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( 1985年)、中國亞非學會會長( 1990年)等。 1998年4月,《牛棚雜憶》出版(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,1992年 6月定稿)。出版界認為"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。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后代的最佳禮品"。季羨林的學術研究,用他自己的話說是:"梵學、佛學、吐火羅文研究并舉,中國文學、比較文學、文藝理論研究齊飛。"
綜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,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個方面:(1)印度古代語言研究--博士論文《〈大事〉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》、《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-am,向-o和-u的轉化》、《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準》等論文,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;(2)佛教史研究--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,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合起來,尋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、演變、流傳過程,借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生、流傳過程;(3)吐火羅語研究--早期代表作《〈福力太子因緣經〉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》,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了一個成功的方法,1948年起即對新疆博物館藏吐火羅劇本《彌勒會見記》進行譯釋,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新發現的吐火羅語A《彌勒會見記》發表研究論文多篇,打破了"吐火羅文發現在中國,而研究在國外"的欺人之談;(4)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--《中國紙和造紙法輸人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》、《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》等文,以及《西游記》有些成分來源于印度的論證,說明中印文化"互相學習,各有創新,交光互影,相互滲透";(5)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--80年代主編《大唐西域記校注》、《大唐西域記今譯》,并撰10萬字的《校注前言》,是國內數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,而1996年完成的《糖史》更展示了古代中國、印度、波斯、阿拉伯、埃及、東南亞,以及歐、美、非三洲和這些地區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,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;(6)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研究--《羅摩衍那》是即度兩大古代史詩之一,2萬余頌,譯成漢語有9萬余行,季羨林經過1O年堅韌不拔的努力終于譯畢,是我國翻譯史上的空前盛事;(7)比較文學研究--80年代初,首先倡導恢復比較文學研究,號召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,為我國比較文學的復興,作出了巨大貢獻;(8)東方文化研究一一從8O年代后期開始,極力倡導東方文化研究,主編大型文化叢書《東方文化集成》,約50O余種、8OO余冊,預計15年完成;(9)保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--9O年代,擔任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》、《傳世藏書》兩部巨型叢書的總編纂;(10)散文創作--從17歲寫散文起,幾十年筆耕不輟,已有80余萬字之多,鐘敬文在慶賀季羨林88歲米壽時說:"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,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。他樸素,是因為他真誠。""我愛先生文品好,如同野老話家常。"
80年代后期以來,季羨林對文化、中國文化、東西方文化體系、東西方文化交流,以及21世紀的人類文化等重要問題,在文章和演講中提出了許多個人見解和論斷,在國內外引起普遍關注。
季羨林是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、歷史學家、作家。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、北京大學副校長、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
季羨林911年生于山東省清平縣(現并入臨清市)。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。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,赴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、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。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。
1946年回國,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。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。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。1984年研究所分設,改任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。他先后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、中國南亞學會會長、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、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。著作已經匯編成《季羨林文集》,共有24卷,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、中印文化關系、印度歷史與文化、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、佛教、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、糖史、葉火羅文、散文、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。
留學德國是季羨林學術生涯的轉折點。留學德國后,季羨林走上東方學研究道路。1945年,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結束,季羨林就輾轉取道回到闊別10年的祖國懷抱。同年秋,經陳寅恪推薦,季羨林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,創建東方語文系。季羨林回國后,著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關系史,發表了一系列富有學術創見的論文。
《浮屠與佛》(1947),揭示梵語Buddha(佛陀)一詞在早期漢譯佛經中譯作“浮屠”是源自一種古代俗語,譯作“佛”則是源自吐火羅語,從而糾正了長期流行的錯誤看法,即認為佛是梵語Buddha(佛陀)一詞的音譯略稱。這里順便指出,季羨林在1989年又寫了《再論浮屠與佛》,進一步論證漢文音譯“浮屠”源自大夏語。
《論梵文··td的音譯》(1948),揭示漢譯佛經中用來母字譯梵文的頂音·t和·d是經過了·l一個階段,而t··>·d>l這種語音轉變現象不屬于梵文,而屬于俗語。因此,依據漢譯佛經中梵文··td的音譯情況,可以將漢譯佛經分為漢至南北朝、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個時期。前期漢譯佛經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,而是俗語或混合梵文;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語和混合梵文,但梵文化程度有所進步;后期的原文是純粹的梵文。
季羨林的這兩篇論文在中國佛教史研究領域中別開生面,用比較語言研究方法,令人信服地證明漢譯佛經最初并不是直接譯自梵文,而是轉譯自西域古代語言。季羨林也據此提醒國內運用音譯梵字研究中國古音的音韻學家,在進行“華梵對勘”時,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這個大前提。
在中印文化關系史研究方面,以往國內外學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,甚至有論者據此認為中印文化關系是“單向貿易”
(one-way-traffic)。季羨林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歷史實際。因此,季羨林在研究中,一方面重視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,另一方面著力探討為前人所忽視的中國文化輸入印度的問題。他先后寫成《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》(1954)、《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》(1955)和《中國紙和造紙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傳到印度去的?》(1957)等論文,以翔實的史料,考證了中國紙張、造紙法和蠶絲傳入印度的過程。
與此同時,季羨林兼治梵文文學,翻譯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《五卷書》(1959)、迦梨陀娑的劇本《沙恭達羅》(1956)和《優哩婆濕》(1962),并撰寫有《印度文學在中國》、《印度寓言和童話的世界“旅行”》、《〈五卷書〉譯本序》、《關于〈優哩婆濕〉》和《〈十王子〉淺論》等論文。
季羨林隨著80年代進入古稀之年,但他學術生命仿佛進入了黃金時期。盡管行政事務和社會活動纏身,他依然故我,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,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,潛心研究,勤奮寫作。
季羨林認為,“文化交流是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之一。人類必須互相學習,取長補短,才能不斷前進,而人類進步的最終目標必然是某一種形式的大同之域”。其實,季羨林近10年來積極參與國內東西方文化問題的討論,也貫徹著這一思想。季羨林將人類文化分為四個體系:中國文化體系。印度文化體系,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體系,自古希臘、羅馬至今的歐美文化體系,而前三者共同組成東方文化體系,后一者為西方文化體系。季羨林為東方民族的振興和東方文化的復興吶喊,提出東西方文化的變遷是“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”,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。季羨林表達的是一種歷史的、宏觀的看法,也是對長期以來統治世界的“歐洲中心主義”的積極反撥。
季羨林自1946年從德國回國,受聘北京大學,創建東方語文系,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。在佛典語言、中印文化關系史、佛教史、印度史、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,創獲良多、著作等身,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。中國東方學有季羨林這樣一位學術大師,實為中國東方學之福祉。

清末曠世怪杰辜鴻銘有什么奇聞趣事?

辜鴻銘在歐洲留學時,有一天他乘坐從維也納到柏林的火車。因路途疲勞,他順手拿起一張報紙蓋住臉,閉著眼睛在那里養神。
  這時,對面空位上來了三個神氣十足的德國青年。他們剛一坐定就對辜鴻銘進行品頭論足:“瞧那個中國佬,連報紙都拿倒了,自以為還蠻像那么回事!”他們以為辜鴻銘不懂德語,說完后就忘乎所以地大笑。
  這時,只見辜鴻銘懶洋洋地抬起頭,一張嘴就拋出一串字正腔圓的德語:“你們的德國文字這玩意兒太簡單了,若不倒過來看,還有什么意思?甭說報紙上這通俗的玩藝兒,就是你們圣人歌德的《浮士德》,我也能跟你們背個一字不差?!?br/>  末了,辜鴻銘還引用歌德的語錄,教訓他們該如何尊重人,羞得這三個德國小伙子面紅耳赤。

清末袁世凱時期主角先后在日本德國軍校學習,后從德國回國在北洋軍任職,后來被派到陜川在此發家

段祺瑞 1888年冬,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獲準與其它四位同學到德國留學。1889年春到德國,以官費入柏林軍校,學習一年半年炮兵,后獨自留在埃森克虜伯兵工廠實習半年。1890年秋,段祺瑞學成回國,派任北洋軍械局委員。
 
吳光新(1875-1939)字自堂,一作植堂。北洋皖系軍閥將領。陸軍上將。安徽合肥人,段祺瑞妻弟。1904年(清光緒三十年)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。1910年入陸軍大學學習。民國成立后,歷任陸軍第二十師師長、長江上游總司令兼四川查辦使、湖南督軍。直皖戰爭時被王占元誘捕,作為“安福系”禍首之一被拘禁,1921年獲釋。1924年11月任陸軍總長,后任訓練總監。1925年2月任“善后會議”會長。后閑居上海。1939年病逝追問

求一本穿越的書

追答

不曉得

"優點留學網"的部分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收集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!

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網觀點,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

最近在线播放观看视频免费